1、本专业的发展历史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理工大学建校4个本科专业之一,是江西省首批高水平学科和重中之重学科、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资助,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于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三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等实施双学历学分互认,2017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2018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为专业排名第一;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2600多名优秀人才,培养出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本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矿物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工程、矿物材料、选矿设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为我国大中型矿物加工骨干企业输送高级工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的矿物加工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时俱进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5年后能成长为受矿山企业、科研院所高度赞誉的青年技术骨干人才。
3、本专业的培养理念
本专业立足有色金属行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有色冶金行业,特别是国家钨与稀土等战略性产业特殊需求,着力培养“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质人才,走出了一条“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出《稀土提取技术》、《钨矿分选技术》和《铜铅锌多金属矿分选技术》等特色课程,在粉体工程、物理选矿、浮游选矿、选矿厂设计、研究方法实验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出研讨式教学改革,在课内课外注重了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4、本专业的学科建设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和江西省首批高水平学科,形成了“稀土资源绿色高效提取”、“多金属矿高效选矿理论与技术”、“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三个特色学科方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本学科形成了矿物浮选理论与工艺、矿物原料的化学与生物提取、重磁选与联合力场选矿理论与工艺、碎磨理论与矿物加工过程控制、稀土提取理论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与矿物材料等6大特色研究方向,硕士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5、本专业培养条件
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工程1人;19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有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 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3人,江西省主要技术与学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 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5人,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3人,江西省中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横向科技服务项目2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50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本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拥有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和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矿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平台。与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紫金矿业、华锡集团、铜陵有色、新桥矿业、章源钨业、柿竹园公司、梅山铁矿等几十家矿山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科带头人专业名师邱廷省、黄万抚、罗仙平介绍材料见附件。
6、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教学方法上推出研讨式教学改革,在课外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先后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了《稀土提取技术》、《化学选矿》、《金银选矿》、《钨资源开发项目驱动下实践教学教程》、《非金属资源开发项目驱动下实践教学教程》、《稀土资源开发项目驱动下实践教学教程》等十余部经典教材。
7、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主要领域:(1)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加工、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环境工程、矿物材料、选矿装备等领域的央企和国有企业;(2)设计院、研究所(如中国瑞林、中国恩菲、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广州有色院等);(3)考国土、资源、安监、环保等部门的公务员。(4)出国(墨尔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等);(5)考研究生,近5年研究生升学率保持在35%以上,考上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等知名985、211大学。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人才,培养出中央委员兼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中纪委委员熊维平等一大批杰出毕业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近几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8、本专业荣誉以及其他相关图片材料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宣传图片(代表性证书)包括:
(1)江西省特色专业
(2)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
(3)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
(4)江西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
(5)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
(6)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
(7)江西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8)全国工程教育论证专业
(9)获奖证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代表性发明专利证书。
(10)教学获奖证书: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挂牌
(11)著作:代表性专著的封面扫描
9、其他有宣传价值的特色与成果。
学科带头人邱廷省教授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介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10、本专业评估情况。
2012、2015、2018年本专业已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论证、201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为第一。
附件: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简介
邱廷省(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邱廷省,博士,二级教授,江西省主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钨、稀土等希贵金属和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的选矿理论与工艺研究,在钨矿短流程选别、稀土磁场强化原地容浸、复杂难选铜铅锌硫化矿的清洁高效选矿新理论与技术、铜铅锌硫化矿高效捕收剂的性能与合成、黄金选冶理论与工艺、金属矿产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磁处理技术及其在矿冶中的应用、矿山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子项、国家科技部入园入企项目及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近10项。成果推广应用后,累计新增经济效益更是高达近10亿元。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和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议60余篇,发表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编写著作、教材2部。
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讲了本科生《矿物加工工厂设计》、《矿石可选性研究》等6门课程,每年指导本科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主讲研究生课程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指导了硕士研究生50多名。
罗仙平(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罗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获赣州市首届“青年科技奖”、“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第六届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江西省政府津贴、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第七届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技术发明奖1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30多篇,其中被高水平论文收录15篇,被EI检索收录26篇;出版《难选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机理与应用》(独著),参与《选矿工程师手册》(《化学选矿》、《稀土矿选矿》、《选矿厂环境保护》三章)的编写。授权发明专利1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项,主持制订地方标准2项。
主讲了本科生《矿石可选性研究》《矿物加工新技术讲座》等4门课程,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主讲研究生课程2门,指导了硕士研究生70多名。
黄万抚(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黄万抚,博士,二级教授,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膜工业技术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被教育部评为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
主持承担科研项目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前期专项1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16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5项。公开发表论文过百篇,其中12篇被高水平论文和EI收录。获受理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主讲了本科生《矿物材料与工艺》等4门课程,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主讲研究生课程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指导了硕士研究生50多名。